瑰玮奇异 锋棱有威—《天发神谶碑》的古奥与创新

2015-10-25 00:47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瑰玮奇异 锋棱有威—《天发神谶碑》的古奥与创新

魏、蜀、吴三国鼎立,史称三国。三国只有短短45年的历史,故三国的石刻数量不多。又由于汉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以当时葬礼过繁,曾下令禁止制造石兽、碑铭,故此时碑刻铭文更是少若辰星。目前已知的名碑有魏国的《上尊号碑》、《受禅表》、《范式碑》等,吴国的《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等。蜀国几无石刻流传。
《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颂》、《吴孙皓纪功碑》等。到宋代时,此刻石已断为三块,故又称《三段碑》。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七月立。原碑为幢形,刻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此碑文字似篆似隶,厚重雄浑,瑰玮奇异,锋棱有威,风格独特,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件罕见的、史无前例的、具有特殊造型的作品。

    【三国·吴]《天发神谈碑》拓片(局部):
《天发神谶碑》亦称《吴天玺纪功刻石》,系三国吴篆书碑刻,传为皇象所书(一说为苏建所书),吴天玺元年(276年)立于建业(今南京)。碑石于晋宋时已断为三段(一说原是三石相系而成).因有《三段碑》之称。碑石原在南京孔庙.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天发神谶碑》几乎所有的收笔都作尖锐形状.尤其是下垂的竖笔.像尖刀入地,十分萧杀,别具一格。

《天发神谶碑》传为吴国皇象所书,书法风格独特。由于其垂直笔画有锋棱,似飘带,故人们称作“韭叶篆”。“韭叶篆”是以古篆和隶书笔法相杂交而创造出的一种新体势和新风貌。笔意在篆、隶之间,下笔处如刀斩斧截,气势雄伟奇恣,转折处改回转为方折,收笔多露尖锋。字体结构紧密,开而不散,以圆驭方,势险局宽;规整刚劲,雄伟劲健,高古苍茫,锋棱有威。在起笔见方而收笔尖锐的同时,制造并保持了小篆结体上的上紧下松的基调和整体格局。此碑非篆非隶,转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古奥,似有神助。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
《天发神谶碑》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使匀静和睦的篆书艺术的表现力有了新的突破,并创造了新的起点,对后世书法尤其是对清代的篆书和篆刻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启发作用。故许多评论家对它的艺术价值,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清人翁方纲有云:“吴《天玺纪功碑》,弃州所谓挑拔平硬者,信有之。然实是篆书,谓八分者,未必然也。”清张叔未则有:“吴《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康有为《广艺舟双揖》中指出:“若《三公山碑》、《是吾碑》,皆由篆变隶,篆多隶少者。吴《天发神谶》,犹有此体。”又云:“昊碑有四,其《天发谶俄》奇伟惊世。”
在艺术实践上,后人师法《天发神谶碑》者趋之若鹜。清人吴熙载对《天发神谶碑》用功最勤,并深得其中奥妙。我们从吴熙载摹写的《天发神谶碑》来看,他确实从本质上领会了其中的奥妙,深得其神韵。
另外,如果仔细端详《天发神谶碑》这些奇异古怪的字,你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这是不是它继承了汉碑碑额篆法的缘故?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瑰玮奇异 锋棱有威—《天发神谶碑》的古奥与创新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