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学黄与学蔡的若千情况

2015-11-01 22:47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北宋学黄与学蔡的若千情况

 

 

通过对有书迹传世的南宋前期名家的考察,学黄庭坚和学蔡襄的人相对于学苏轼、米芾的人来说,一是数量较少,二是水平不高。

黄庭坚书法以大字胜、以神韵胜、以草书胜,而他的行书小字相对弱一些。这对普遍通过书札与刻帖书迹来学习书法的前人来说,要得到黄字的好处本身就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恐怕也和宋高宗在绍兴初期弃黄学米的“导向”有关。

而蔡襄相对于苏、黄、米三家来说,不仅时代远一些,几乎所有的南渡名家都无缘亲识其面,况且蔡襄书法以功力胜、以法度胜,与北宋后期所风行的以崇尚自然天成的“尚意”书法思潮相悖。因此,在苏、黄、米得天下崇尚的北宋末季、南宋初期,蔡襄的影响已经被消解得很弱,南宋以来所排定的“苏、黄、米、蔡”之顺序已经说明问题。加之南渡初期,家国未宁,书法学习者缺乏必要的宁静场所与安宁心态,因此体制严格的蔡襄书法不被广泛欣赏与取法,也有时势使然的一面。另外,也许和当时蔡襄书迹流传较少的情况有关,如以南宋中后期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著录为例,据笔者统计,其所著录的“宋四家”帖目依次如下:苏轼凡二十九帖(见卷一二),黄庭坚凡七十帖(见卷一四和卷一五),米芾凡一百十三帖(见卷一九和卷二O),而蔡襄仅有四种凡二十二帖(见卷九)。

南宋前期,学黄字而有所成就者,大略有朱胜非(1082-1144)、胡安国(1074-1138)、张九龄(1092-1159)、王十朋(1112-1171)等数人。期间学蔡字而笔迹较为明显者,不过叶梦得(1077-1148)、蒋璨(1085一1159)、张九成(1092-1159)等数人。从以上数人的书迹看,确实和他们的前辈有着一定的距离,其人不以书法名家,但后世却以其人而贵其书,也是历史的选择。学黄、学蔡而得书名者,在南宋中期名家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一些。

 

两宋除了疆域不同外,在其他方面包括书法都一脉传承。南宋前期以书法擅名的人物,自然是成长于北宋的一代。南宋前期的书法名家多数在北宋政和、宣和年间已有书名,而且往往与北宋名家有鲜明的渊源关系。

建炎元年(1127)南宋立国之时,上距“北宋四家”蔡襄(1012——1067)谢世整整六十周年,苏轼(1036——1101)、黄庭坚(1045——1105)、米芾(1051——1107)三家谢世也有二十多年。这样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尤其是苏、黄、米三家,应该是南宋初期很多书法家曾经有缘识面的。因此,南宋前期的书法,苏、黄、米、蔡书风最为盛行,尚意书风的影响依然强大,复古晋唐虽然有人实践,但具有出新意识和才能的书家寥寥无几,更多的人还在苏、黄、米、蔡的法书里各讨生活。有学者所断言的“南宋学苏者最众,学米者次之,学黄者更次之”的现象,至少在南宋前期非常明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北宋学黄与学蔡的若千情况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