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书法的风格分期与书学思想

2015-11-02 21:21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邹德久楷书《大学》,今人写得如此

邹德久楷书《大学》,今人写得如此,亦是难得。只是黄鲁直书,自谓人所莫及,自今观之,亦是有好处。但自家既是写得如此好,何不教他方正?须要得恁欹斜则甚?又,他也非不知端楷为灵,但自要如此写;亦非不知做人诚实端悫为是,俱自要恁地放纵。道夫问:“何谓书穷八法?”曰:“只一点一画,皆有法度。人言‘永’字体具八法。”行夫问:“张于湖字何故人皆重之?”曰:“也是好,但是不把持、爱放纵。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本朝如蔡忠惠以前,皆有典则;及至米、黄诸人出来,便不肯恁地。要之,这便是世态衰下,其为人亦然。”

眼界的打开,生活的磨难,以及学术上的成熟和书法认识上的提高,都在促使技法工夫已臻高水平的朱熹向往一种自由的境界。此时的朱熹在学术上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在书法上也终于胸襟豁然,领悟到了什么是书法的最高境界,那就是:

须是纵横舒卷,皆由自家使得方好;搦成团,捺成匾,放得去,收得来,方可。

讫无补报,而徒失西游之便,每以为恨。今观此帖,重以慨然,又念仙游之日远,无复有意于人世也。

朱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书于庆元六年(1200)三月的《大学或问·诚意章》手稿残卷是朱熹传世书迹的名篇,也是朱熹生命历程中的最后华章,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朱熹的书法成就和书法境界:富有时代风貌而个人风格卓然!

对于这件真迹,后世有这样的评述:

心画之妙,著书之苦,皆于此见之。

夫朱公著述,如日在天,何容刻画……微明何人,乃敢妄意如此。然东山亦以托名先贤文翰之后为幸,然则区区之幸又如何哉!

今人也有这样的评述:“从他的书翰和文稿(引者按:指朱熹《与程允夫帖》和《大学或问·诚意章》手稿)来考察,不仅没有汉魏遗意,而时代的风格和他本人的特点,倒表现得特别浓厚……朱氏书法的时代风格和本身的特点,仍然是主要的,其中自有新的因素存在着。在所有的因素里,最为突出而明显的,却是时代风格。”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这里所说的“时代风格”便是“宋人尚意”,也就是朱熹暮年在《跋十七帖》中明确表示的:“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

自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之后,人们对朱熹的墨迹手稿给予了超常的关注,虽片言只字、断简残编,也必奉为珍宝。只要看看朱熹书作后大量的后代名人题跋,以及朱熹书作大量被后人伪造的事实,就可见其书法为人所重的程度了。在所有的评价中,陶宗仪《跋朱文公与侄六十郎帖》的阐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子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加之功。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沈著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玙璠圭璧……略不用意,出于自然,尤可宝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朱熹书法的风格分期与书学思想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