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晋墓志兼及兰亭论辨

2015-10-07 18:14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论东晋墓志兼及兰亭论辨
    在书法史上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江左风流”,主要是指东晋南渡的世家大族士人所形成书法群体,这个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这是历代书家所企慕的峰巅。二王书风一直笼罩了东晋、南朝以后的书坛,直至清代中后期碑学书派兴起,书法家才从二王以外另辟蹊径。

图:王羲之 三月帖 草书
    唐代以后流传的二王以及东晋其他书家书迹,大多是以摹本和刻帖形式保存下来的启犊,以行草为主。东晋碑禁较松弛,诸如《晋书》卷五十六《孙绰传》:“绰字兴公,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东晋侨迁来的北方大族士人对立碑也极为重视,必请孙绰这样的大手笔来撰写,那么书丹亦应由相称的好手为之,而这类东晋的碑刻已荡然无存,仅有远在四川巴县的《杨阳神道阅》和云南曲靖的《爨宝子碑》等边隅地区的碑刻,后世能见到的东晋铭刻文字多是扩中的墓志和墓砖了。叶昌炽《语石》卷二《江南四则》中云:“北方多埋幽之竭,自唐以前,东南风气未开,江浙间新出墓志多刻于砖,间亦用石,文笔聊尔,仅记岁月姓名而已,其刻细浅如以锥画。”东晋以前江南尚未有墓志,南朝江浙一带士大夫墓志多以石为之,除记岁月、姓名、职官、亲姻外,并述行谊,且系铭文,志石多作扁方形,书刻工致。叶鞠裳所述正是东晋墓志的典型形制。叶氏最精石学,所见所藏极多,这些墓志或由于简率拙劣,旋出旋弃,亦不见著录,其未揭示出东晋墓志之所以简率的真正原因,而归之于“东南风气未开”,实是智者千虑之一失。今就近四十年来出土的东晋墓志,亦即存世者,以及前人著录中之可靠者(凡用东晋纪年而不在其疆域之内者除外),罗列、比较、分析之,以归纳出其形制和书风特征,并揭示其形成原因。
论文分四部分:
一、东晋墓志的形制和书风特征
二、西晋和南北朝墓志的形制与书法
三、东晋士大夫的书法
四、关于兰亭论辨的一点看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论东晋墓志兼及兰亭论辨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