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瑗到蔡琶一审美自由与心物合一

2015-10-13 12:05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庄子心斋,未始有回,坐忘的堕肢体,触聪明,都是无已,丧我,而无已,
表我的真实内容便是心斋;心斋的意境,便是坐忘的意境,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
如下所述,正是美的观照的历程,而心斋坐忘,正是英的观照得成立的精神主休,
而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依据。达到心斋、坐忘的历程。主妥是通过两条路,一是
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使欲望不给心以士州交,于是心便从欲望的要扶中解放出来,
这是达到无用之用的釜底抽薪的办法……海德格尔认为:在作美的观照的心理的考察时,
以主体能自由观照为其前提。
站在美的立场眺望风景、观察雕刻时,心境愈自由,便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条路是
与物相接时,不让心村物作知识的活动,不让由知识活动而来的是非判断给心
以烦扰,于是心便从时知识无穷的追逐中,得到解放,而增加精神的自由。并
且在中国缺乏纯知识活动的自觉中,由知识而来的是非,常与由欲望而来的利
害,纠结在一起。庄子在说心斋的地方,只说摆脱知识,在说坐忘的地方,则
两者同时摆脱,精神乃能到彻底的自由。
蔡邕书学传达出一种宇宙感,他的全部书学旨趣即在于为书法营构一种宇宙秩序和精神本源,由此,他便为早期书法建立起形上基点。至少从蔡A开始,中国书法家对书法的理解便不是仅仅于点画形质的形下含义了,他们试图将书法精神扩充为宇宙精神,并将审美经验与宇宙精神紧密联结起来。由此,书法的精神性从一开始就远远超乎技巧之上,到了书法文人化时期书法的精神取向更成为压倒性的主题,而这一切都不能不追溯到蔡邕。
蔡邕,书学借助庄学为中国早期书学建立起宇宙本体论的精神本源和审美框架,这对早期书法审美精神体系的形成无疑起到了极大影响。汉代早期中国书法在经历由先秦的文化生成向审美生成的转换过程中,如何寻求书法的美学定位成为一个核心问题——这构成书法的存在论问题:即书法美的根源和发生问题。蔡邕是书学理论史上第一个面临并完善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书学家。他从道家宇宙本体论来设定书法美的精神本源,避免和自始至终地反对美的客观反映.在蔡邕书论中,书法美表现为宇宙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融透及宇宙本体向心性的下落和内收,并最终表现为生命本体向宇宙本体的扩充,因而对生命本体的把握便成为对宇宙精神的把握——体道。而这也构成书法美的本质显现。“至此,艺术才能成为一个自主的显现,艺术的使命便不再是对自然理想的表现——美是无概念地令人愉悦的——而是人在自然人类历史中的自我发见。”
      蔡邕书论为古代书学莫定了宇宙本体论的基础,在他的书论中,已建立起
主体、神采,气的审美范畴和精神本源,从而宇宙精神和生命情调成为书法艺
术的最高精神和最后依据,蔡A书论在这一方面对魏晋书学以及整个古代书学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书法理论史上蔡邕,还是第一个对书法纯形式,技巧法则予以审美阐释的
理论家。蔡邕将九种用笔的技巧法则归结为九势:
转笔: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落。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碟之中,在竖笔紧越之内。
掠笔:在于趁锋峻超用之。
涩势:在于紧映驮战行之法。
横鲜:竖勒之规。
(《九势》)
     “势”作为审美范畴是“象”即自然阴阳运动变化的象征,而力则构成“势”的具体物质表现。“势”、“力”审美范畴的建立使书法的形式自律体现出宇宙本体意识,从而在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贡献。正如卡西尔在
《人论》中说:“一个艺术家就是一个对自然形式的发现者。”“希腊人将模拟、或者模仿自然当作艺术的基本目的、中国人却与希腊人不同,他们试图通过造型来把握自然的原理,表达一种宇宙感。”蔡邕对书法“势”、“力”的发现奠定了中国审美范畴的基础。后世“韵”、“骨”、“气“等重要审美范畴的建立无不导源于蔡邕,书法“势”、“力”的审美发现。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从崔瑗到蔡琶一审美自由与心物合一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