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时期北魏书法

2015-10-22 06:10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元嵩墓志》全称《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志铭》,正始四年(507)七月刻石,1932年出土于洛阳。元魏皇室墓志之一,结体方整,点画秀雅潇洒,侧锋中锋并用,具有了更多的今楷成分。
《元详墓志》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石。1920年出土于洛阳。元魏皇室墓志之一,与《元思墓志》等风格接近,只是更加细润。
《司马悦墓志》永乎四年(511)刻石,1979年出土于河南孟县。体势峻拔,潇洒飘逸,和元魏皇室墓志的书法凤格十分接近,风格鲜明突出。
《封听墓志》全称《魏故奉朝请封君墓志》,永平五年(512)四月刻石。1930年出土于洛阳。体方势圆,气势雄强,风格与《司马悦墓志》等十分接近。
《部乾墓志》全称《魏故征虏将军河州刺史临泽定侯郑使君墓志》。延昌元年(512)八月刻石,现藏西安碑林。楷书,结体规整,点画遒丽,用笔坚劲而洒脱,自然流宕,在北魏墓志中属于雅健中和者。
《元显妃李元婆墓志》全称《魏北海王妃故李氏墓志铭》,延昌元年(512)八月刻石,1920年出土于洛阳。书风端庄秀润,结体茂密,点画劲爽,淳厚浑朴,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
《元诊墓志》全称《魏故使持节a骑将军冀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安乐王墓志铭》。延昌元年(512)八月刻石,1917年出土于洛阳。书体属元魏皇室风格,点画精劲,法度谨严,而生动不足。
《元怀墓志》熙平二年(517)八月刻石,1925年出土于洛阳。因出土较晚,点画锋芒毕显,秀劲圆润,结体宽博端庄,布局疏朗,气韵雅正,属标堆的元魏皇室流行书体。
《元遥墓志》熙平二年(517)九月刻石,1919年出土于洛阳。碑文结体端方,点画硬朗,开阔大气,在同时期的魏碑之中比较难得。
《刁遵墓志》全称《雏州刺史刁惠公墓志铭》,熙平二年(517)十月刻石,清雍正年间出土于河北南皮。结体端庄雅秀,用笔方圆兼施,行间茂密,风神爽朗,阳刚和阴柔之美兼具。
《崔敬邕墓志》全称《魏故持节龙骇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太中大夫临青男崔公之墓志铭》。熙平二年(517)十一月刻石,清康熙十八年(1679)出土于河北安平。用笔方圆兼备,点画灵动多变,动感较强,而含蓄蕴藉,较有书卷之气。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清代为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而改称《张黑女墓志》。普泰元年(531)十月刻石。点画娟秀,布局疏朗,神采飘逸,与同时期的北魏碑刻风格差别较大。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曾用功临写,并称其“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神不妙,无妙不臻。”为备受关注的北魏碑刻之一。
《元徽墓志》结体平正,间杂隶书的波挑,但其结体基本属于正方形,宽松得宜,和楷书比较接近。
北魏碑石比较少见,但书法水平普遍较高。因为树碑者都是当时的社会上层,有足够的财力树碑立传,并延请名家书刻,所以为我们留下一批比较好的碑刻作品。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吊比干文》全称《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约刻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左右,现存于河南卫辉比干庙中。结体疏朗,点画瘦硬,而稍显呆板。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定其为崔浩书,纯属臆测。
《郑文公下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都督充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充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永平四年(511)立,郑道昭书。碑额楷书“荣阳郑文公之碑”。碑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之东寒洞山。碑文为规整的楷书,纯用中锋,波碟硫宕,笔势纵横,奇崛而遒美,潇洒动人。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在《语石》中称赞此碑“笔力之健,可以钊犀咒,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褚、度、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并认为郑道昭是“书中之圣也”。此评比较夸张,有过誉之嫌,是当时崇尚北朝碑刻风气的产物。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正光三年(522)正月刻石,山东曲阜出土。《张猛龙碑》是北魏碑刻书法中的名品,点画峻整,锋棱鲜明,如切金断玉一般沉着痛快.结字则随字赋形,险峻而富于变化,不拘方正,或扁或阔,硫密交错,而点画变化丰富,往往出人意表。出土之后,备受赞誉。
《马鸣寺碑》全称《马鸣寺根法师碑》。正光四年(523)二月刻石,碑在山东乐安。点画丰厚遒劲,转角方折,结体茂密,精悍结实。其点画特征后来为欧阳通所继承并加以夸张,形成独特的风格。
《离贞碑》全称《魏故龙骇将军营州刺史高使君懿侯碑铭》。正光四年(523)六月刻石,清雍正、乾隆间出土于山东德州。结体宽博严谨,点画刚折,气韵方正而丰满,在清末民初影响很大。
北魏时期的靡崖石刻书法也有相当的水平,其代表作品有《石门铭》、《云峰山石刻》四种等。
《石门铭》永平二年(509)正月刻,在陕西汉中石门的东壁之上,王远书。内容系记载北魏汉、凉二州刺史羊扯重开褒斜道事。因为在石崖之上直接书写镌刻,所以未加修饰,笔笔中锋,飘逸秀劲,笔势飞动,随心所欲,纯出自然,所以超逸可爱,有翩翩欲仙之势。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将其列为“神品’。
《云峰山石刻》四种包括《中明坛题字》、《游盘之山谷题字》、《白云堂题字》和《云峰之山题字》,皆在山东掖县云峰山,郑道昭书。这些石刻大都字大盈尺,多用中锋,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更显得气韵遒美,气势雄浑,风度翩然。
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北魏碑刻墓志书法的一小部分,只能反映北魏书法的部分面貌。
北魏后期见于史书记载的书法家主要以北方士族子弟为主,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等。虽然这些书法家们主要植长隶书和篆书,风格也不如南朝士族书法家那样遒媚新妍,却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自成系统。而北魏晚期,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和部分南方士族书法家的北来,北魏书法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前文所述的流行干北魏皇室的洛阳体楷书就是北魏书法受到南方书法影响之后的产物,这种书体试图兼容南北书法的优点,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这种南北书法风格的融合受到当时政治分裂的严重阻碍,直到隋代南北重新统一才基本完成。
在北魏晚期众多的碑刻墓志之中,我们可以找到部分书法家的名字,如《石门铭》为王远所书。《始平公造像记》为朱义章书。《孙秋生造像记》为萧显庆书.《元淑墓志》为魏洽书,《元湛妻薛惠命墓志》为释僧泽书等。这些书法家大都是当时的州郡主簿、典签,善书是他们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在所书写的碑刻文字之后署名说明当时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书法艺术的价值和个人名声的流传,因此我们才能在同时期的人物传记中看到关于许多人长于书法的记载。到北魏后期,许多南方的书法家来到北方,也将南方士族的书法审美带到了北方,并对北魏书法产生强烈影响。因为当时的南方士族代表着正统的汉族文化,为北方少数民族上层所倾墓。南方书法家带到北方的主要风格是妍媚风流。随着北魏上层贵族汉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南方门阀士族所极力推崇的艺术审美也深深影响着元魏贵族,使他们不论言语、行为,还是穿着、爱好都向南方士族看齐,书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洛阳时期北魏书法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