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迹与书史:传世代表作及后世评价

2015-11-02 16:13 评论 0 条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为卷九“放翁先生帖四”第五帖

《初夏》,行书。为卷九“放翁先生帖四”第五帖。诗见《剑南诗稿》卷三二,庆元元年(1195)夏作于山阴。

《鹊桥仙》,行书。当为卷九“放翁先生帖四”之帖。因原刻无题,故《中国法帖全集》本于目录不出该帖子目。其曰:“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以下残佚)……”所书文字为放翁自作词《鹊桥仙》之上半阕残篇,见《渭南文集》卷五O。因是帖为后人辑刻,或原刻帖所收即是残稿,或传拓本在流传过程中散佚。夏承焘认为:“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失望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之作。”即淳熙九年夏至淳熙十三年夏间。是帖书法与《怀成都十韵诗卷》、《尊眷帖》等相近。

《纸阁》,草书。为卷九“放翁先生帖四”最后一帖。诗见《剑南诗稿》卷三一,绍熙五年(1194)冬作于山阴故里,时陆游已致仕居家。本帖可谓陆游传世书迹中的“狂草”代表作。

针对《姑孰帖》中的陆游书迹,仍有两点需要说明:(1)诸帖中“玉京行”、“纸阁”二题,系《姑孰帖》的辑幕从该帖中钩出,而非陆游原题:(2)《中国法帖全集》所收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姑孰帖》卷八、卷九的陆游书帖次第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宋拓本的次第不同。后者的次第为:卷八《玉京行》、《醉歌》、《纸阁》、《初夏》、(春晚》五帖,卷九《得张季长书追怀南郑幕府》、《南窗》、《鹊桥仙》、《读刘伯伦传》四帖,大致合乎《剑南诗稿》的编次。至于孰近原刻,则有待查考残存原石。

22-23. 《重修智者广福禅寺碑记》并碑阴《致智者禅师七札》碑刻原刻立浙江金华智者寺,共一碑,现嵌藏于金华侍王府西院廊庑。碑阳《碑记》,正书,凡十七行六百三十六字,文见《渭南文集》卷二O,题为《智者寺兴造记》,自署“嘉泰三年(1203)十月甲子,太中大夫充宝谟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山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陆游撰并书”,应金华智者寺智者禅师之请也。吴踌行书题额。碑阴《致智者禅师七札》,行草书,分别发于嘉泰三年“十一月八日”和嘉泰四年“正月四日”、“四月六日”、“七月十三日”,另三札未署时间,味文意亦当此期间所发,分五段刊刻。碑阴起首摹刻楷书封函一,曰“太中大夫充宝谟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陆游谨封”,名上铃“陆游”朱文印一,为目前鲜见而可靠的陆游印记;末刻“刘梓刊”三字。此七札(或作八札),《渭南文集》未收,清人徐沁《金华游录注》卷下著录,孔凡礼《陆游佚著辑存》据而引录,题为《与仲玘书》。陆游虽然撰写过多种碑记,但书迹传世者,目前仅见此一种。

24.《自书诗卷》墨迹    纸本,行草书。卷后自跋云:“近诗一卷,为五七郎书。嘉泰甲子岁正月甲午,用郭端卿所赠猩猩毛笔,时年八十矣。”嘉泰四年(1204)正月,陆游以《孝宗实录》五百卷、《光宗实录》一百卷两书修成,遂升宝章阁待制,致仕;五月去国返乡,游山赋诗,略无虚日。考卷中有《癸亥初冬作》一首,可知诸诗当作于嘉泰三年冬前后,故放翁自云“近作一卷”。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款语所及之“五七郎”,诸家以为乃陆游第七子子遹(子聿),此处乃以族中兄弟排次相称也。陆游晚年,其子先后出外就仕,唯幼子子聿在身边最久,放翁对其亦最为钟爱,勤加训勉。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近年来影印流布较广。

本卷乃陆游传世墨迹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晚之作,书成时放翁已八十高龄。所书自作诗八首依次为《记东村父老言》、《访隐者不遇》、《游近村》、《癸亥初冬作》、《美睡》、《渡头》、《庵中杂书(其一、三)》,均见《剑南诗稿》卷五
五(以下简称《诗稿》)。以《诗稿》相校:卷中第一首诗,缺题,疑为后来佚去;第三行首字残缺,《诗稿》为“衣”字;第三行第四字“寒”,《诗稿》作“冷”字;第九行首字残破,《诗稿》为“府”字;第九行末“章”字,《诗稿》作“书”字;第二十四行“隐君子”,《诗稿》作“有隐士”;第二十九行“人已远”,《诗稿》作“人已遁”;第三十二行“山黎”,《诗稿》作“山藜“;第七十五行“《杂书》”,《诗稿》作“《庵中杂书》”,余无殊。诗卷末端为作者题署,表明所书内容、书赠对象以及所书时间等。款后钤有朱文“山阴始封”、“放翁”二印。考陆游生平,其自号“放翁”约在淳熙三年(1176),其得封爵“山阴县开国男”在绍熙三年(1192),晋爵“山阴县开国子”或在书成本卷稍前的嘉泰三年(1203)冬。

此乃陆游传世书迹中最为著名者

此乃陆游传世书迹中最为著名者,且流传有绪。本幅有历代私家鉴藏印记十余种三十余迹,包括太原王藻儒、北平孙承泽等明清鉴藏大家。卷前引首为明人程南云(清轩)“放翁遗墨”四字篆书。卷后尾纸有元、明五家跋文,依次为:元代初期京口郭界(天锡),元代至治元年(1321)二月永嘉俞庸,元代泰定元年(1324)四月眉山程郇,明代正统四年(1439)十月羊城陈琏,明代弘治三年(1490)长洲沈周。可知此卷在元代初期归高侯(秋泉)所有,系得家传。元至正初(1341),镇江杨时中为郡庠直学时,从高氏处购得。后归杨时中之侄杨敏,在明代洪武年间重加装裱。又,据杨仁恺《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此卷在明代后期曾归画家刘压所藏。元人三跋,未涉及诗卷残缺问题。然明人陈琏跋有“洪武中,(杨)敏侨居南诏,以所蓄书画留其亲戴处。及回,索原寄物,俱已遗落,幸而此卷独存。重加装演……”云云,或卷中数字佚损即在此时。清初曾归北平孙承泽拥有,孙氏《庚子销夏记》卷一著录。后随孙氏其他藏品一道归入清内府,在御书房,上钤乾隆、嘉庆、宣统三朝内府诸印。

25.《与明远老友书》刻帖   行书。见文徵明辑集《停云馆帖》卷七“宋名人书”幕刻,凡十二行(后三行为小字附言)。曾见《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七、《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一四等著录。墨迹是否传世则未明。此帖的意义在于,作为陆游暮年书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陆游书法得于苏轼、米芾两家而又能出于其外的基本状况。

本帖无纪年。考札中有“卿禅师遗墨甚妙,恨见之晚,辄题数行,不足称发扬之意”云,与陆游《跋卿师帖》“今见吾里中前辈卿师所书”云正相契合,该札所称“辄题数行”当即《跋卿师帖》之文。《跋卿师帖》自署作于开禧元年乙丑岁((1205)九月丁亥,则本札也为当天或稍后数日内所书,应“明远老友”之请,跋卿禅师书迹后奉还,并出札致意也。本札为《渭南文集》之佚篇,孔凡礼据《珊瑚网》著录辑人《陆游佚著辑存》。至于“明远”为谁?孔凡礼以为或为吴兴(湖州)人沈喆(明远)。

陆游书法也并非不见推扬于时。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对于陆游书法艺术的评述,历代论者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遒劲”、“飘逸”或类似的语词。前文所引的宋人论述已有所及,下面再出有代表性的若干条:

陆游……书迹飘逸,可以传玩。

宋南渡后,放翁先生文章号为大家数,一时学者所宗……此卷字画遒劲,实先生得意书……

陆游……才气超迈,尤长于诗,书迹飘逸。

陆放翁《自书诗》一卷,共计七首,字画遒劲可爱······一工词翰,书迹飘逸。

予少时得翁墨刻,有所谓《草书歌》者,见其字画奇妙,诗思清逸,有飘洒出尘之想,殆非常格所可及。

雪中偶过卞令之中丞书舍,观陆放翁行草古诗一首······一字极矫健。

《大圣乐词》,白纸中卷,字甚效逸。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陆游书迹与书史:传世代表作及后世评价 |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分类:中国书法理论知识库 标签: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杭州书法高考培训班

发表评论


表情